高考、强基计划、数学竞赛、物理竞赛、化学竞赛、生物竞赛、信息竞赛培训

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动态 > 高校强基计划 >

清华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文章出处:未知 人气:发表时间:2021-04-12


华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根据《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清华大学2021年继续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以下简称“强基计划”)。基于我校“为国选材、厚植强基、拔尖领军、创新未来”的强基人才选拔培养定位,结合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选拔一批肩负使命、志趣坚定、禀赋优异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基础学科和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一、机构与原则
我校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在清华大学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强基计划招生及录取工作按照综合评价、公平公正、宁缺毋滥的原则择优确定录取名单,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
二、招收对象
各省(区、市)符合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志向远大、追求卓越、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
三、招生专业
2021年我校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计划以我校报名系统公布为准。
我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分为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和基础文科类专业。
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旨在选拔并培养在基础理科领域有突出特长且有志于从事相关基础研究的学生。
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包括: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旨在选拔并培养在基础理科领域有特长,且有志于从事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研究的学生。
基础文科类专业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类专业,旨在选拔并培养在基础文科领域有特长且有志于从事相关研究的学生。
学科类包含专业及对应的选考科目要求如下:



四、报名方式
4月12日至4月30日考生可登录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003),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填写申请表并提交。
1.志愿填报
(1)非高考改革省份考生需根据自身文理分科进行学科类申请,学科类不允许兼报,学科类内最多允许填报5个专业志愿。
(2)高考改革省份考生需根据高考选科情况进行学科类申请,学科类不允许兼报,学科类内最多允许填报5个专业志愿,专业志愿需满足选考科目要求。
(3)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报考专业须与学科特长相一致。
2.报考我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强基计划。
五、选拔程序
1.确认:高考结束后至出分前,我校将组织考生在报名系统内进行确认,考生可以对所填报专业进行确认,并再次明确是否服从调剂,确认环节过后,将不接受任何形式的专业修改申请。考生同时还需确认如可入围,是否参加后续考核环节。
2.入围:依据考生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下同),按照生源所在省份各学科类的强基计划招生计划数的6倍确定入围高校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同时入围),并公布入围分数线。
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且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考生,可以破格入围。
入围考生高考成绩总分不得低于各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本科批次省份以该省份单独划定的相应控制分数线为准)。
入围结果将在报名系统内公布。
3.考核:我校强基计划考核工作将采取综合考核的方式,全面、深入地考察考生的能力和素养。
综合考核包括基础能力测试、综合素质考核和身体素质测试等环节,主要考查考生的兴趣志向、创新能力、科学思维、思辨精神等综合素质及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1)基础能力测试面向所有考生,以笔试方式进行。理科类专业测试内容包含数学与逻辑、理科基础(物化综合)、学科探究(科学素养)等,文科类专业测试内容包含数学与逻辑、文科基础(文史综合)、学科探究(人文素养)等。根据基础能力测试成绩确定参加综合素质考核及身体素质测试环节的考生名单。未通过基础能力测试的考生不参与后续环节及录取成绩排队。
(2)综合素质考核包含专业志趣考察和面试。专业志趣考察主要考核考生是否对我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测试全程录音录像。
(3)身体素质考核将以体质测试方式进行,体质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运动试验、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身体素质考核结果不计入高校测试成绩,入选但无故不参加者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4)考生综合素质材料在综合考核过程中参考使用。
(5)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且破格入围的考生,我校将对其单独组织考核环节。
4.综合成绩折算:综合成绩按照高考总分(按满分85分折算)+高校测试成绩(由基础能力测试+综合素质考核成绩组成,按满分15分折算)计算形成(若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则按单项顺序及分数高低排序,单项顺序排列依次为:高校测试成绩、高考总分)。
其中:
(1)高考总分折算方法: 考生高考成绩/本省高考满分×85(四舍五入取2位小数)
(2)高校测试成绩折算方法:高校测试成绩按照满分15分进行核算(四舍五入取2位小数)。
5.确定录取:依据高考成绩入围的考生,按照考生的综合成绩分省分学科类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确定预录取名单,并公布录取分数线。在专业志趣考察环节认定到具体专业的考生按照专业考察结果确定其录取专业,其他考生在学科类内按“综合成绩优先”及“专业志愿平行”的原则确定录取专业。对达到综合成绩最低录取分数线,但未达到所填报专业志愿要求、且愿意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作调剂录取,高考改革省份调剂录取时将参考考生高考选科情况。
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且破格入围的考生,综合成绩达到本省分学科类录取分数线时方可被录取,破格入围的考生录取时不占用本省公布的强基计划招生计划。
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由我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后报送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审核并办理录取手续。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环节;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环节。
六、培养环节
1.设立书院,统筹推进强基计划。学校高度重视强基计划的招生与培养工作。为更好地落实强基计划,同时更好地建立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学体系,保持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优势,学校新设立五个书院作为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单位。书院针对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设计专门培养方案并匹配相关资源,各专业培养方案详见附件。
2.因材施教,改革学生培养模式。针对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单独编班,配备有热情、高水平的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针对强基计划学生定制高水平通识教育课程,提高专业核心课程质量,同时鼓励开展学科交叉、研究性学习,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为学生的充分发展提供条件,鼓励学生表现特长、发展潜质,追求卓越。
3.科教融合,加强学生使命驱动。推进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强基计划学生参与项目研究。培养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树立家国天下的远大志向,不仅使学生在学术上有所收获,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报效国家的使命感、责任感。
4.本研衔接,贯通不同阶段培养。我校将强基计划相关专业的本科与研究生培养过程有机衔接。本科毕业时符合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衔接就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5.开放交流,提升国际交流水平。发挥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优势,聘请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科学家给予指导、来校授课,参与前沿讲座、论文指导等教学活动。通过开展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实验室研究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强基计划学生选派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学习和交流,开拓国际视野,增强学术自信,培养创新精神。
6.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录取专业之外的专业就读。
7.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学校将加强就业教育和指导,积极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
七、日程安排
2021年4月12日-4月30日,强基计划招生报名。
2021年6月15日-6月18日,强基计划报名考生确认。
2021年6月26日前,公布入围结果,考生可在报名系统内查询。
2021年6月27日左右,开放准考证打印,考生可在报名系统内查询。
2021年6月28日-7月3日,综合考核(测试环节及时间以报名系统内公布为准)。
2021年7月5日,公布综合成绩与录取结果,并按规定公示相应录取标准,考生可在报名系统内查询。
2021年7月6日-7月10日,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衔接方向确定。
八、其他
1.我校高度重视对强基计划招生的规范管理,严肃强基计划招生工作纪律和执纪问责。加强考核过程管理,完善招生决策机制;认真落实强基计划招生监管责任,加强报名、考核、录取的全过程监督。
2.学生应本着诚信的原则提供真实准确的报名申请材料,若存在虚假内容或隐匿可能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的重大事实,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其资格并向学生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通报;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取消学籍,毕业后发现的取消毕业证、学位证。中学应当对所出具的材料认真核实,出现弄虚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我校将对录取的学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对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处理。
3.我校强基计划招生的报名及测试不收取任何费用。学生因家庭经济原因参加强基测试存在困难的,可以向我校申请资助。
4.我校强基计划招生录取及入学培养工作按照教育部相关政策执行。若政策调整,则按照新的规定执行。
5.如遇有因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可能影响招生考试过程的情况发生,我校可根据情况修改及调整招生简章,本简章解释权归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所有。
特别提示:我校不举办或委托他人及中介举办任何与强基计划相关的营利性培训活动。请中学生相关群体警惕虚假宣传,以免自身利益受损。
九、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邮政编码:100084
咨询电话:010-62770334/62782051
传真号码:010-62782061
监督电话:010-62783000(学校纪委)
电子信箱:zsb@tsinghua.edu.cn
本科招生网址:http://join-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1年4月



清华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培养方案——致理书院

清华大学致理书院,负责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工作,如下表所示:

书院

招生专业

相关院系

致理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科学系

物理学

物理系

化学

化学系

生物科学

生命科学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科学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书院将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的学科特色和优势,积极与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等其他人才培养计划有效衔接,通过书院制、荣誉学位项目、本-硕-博衔接、科教协同等创新型培养模式,打造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新特区”,面向国家需求,着眼全球发展,立足关键领域,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努力实现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的高层次、高聚焦、高效能,为国家选拔培养出一批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清华人,并引导他们在国家关键领域不懈奋斗。

1、书院制培养。书院将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尊重学科特点,牵头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负责课程的协调,单独编班,执行单独的教学计划,并联合工程衔接方向的相关院系完成对于学生的全面教育。书院将为学生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培养,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机制,并以多元化的国际培养环节拓展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全力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2、荣誉学位项目。书院荣誉学位项目按照各个学科不同的科学研究发展规律与创新人才培养规律,既强调通识教育、宽厚基础和创新思维训练,又鼓励学生在学术上具有远大抱负和志向,及早找到能够“点燃”自己的个人学术志趣。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学术志趣,通过模块化、高挑战度的荣誉课程学习和跟随一流的导师进行系统学术训练,充分挑战自我极限、勇于突破、致知穷理。致理书院荣誉学位授予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有拔尖学科专业基础和卓越学术创新潜能的学生。

3、本-硕-博衔接培养。学校将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对强基计划的学生进行本-硕-博衔接培养,通过不同学习阶段的衔接贯通,在帮助学生打下坚持理科基础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硕士、博士阶段的专业方向,为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的人才培养贡献力量。本科毕业时符合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4、科教协同育人。学校将全面落实协同创新、协同育人要求,为书院的人才培养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在培养中强化科教协同育人,积极吸纳学生进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研究,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专门支持,逐步探索建立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鼓励更多学生在科研探索中坚定学术信念,勇攀科学高峰。

5、多元化的国际培养环节。学校将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国内外的资源优势,聘请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科学家指导教学、来校授课,参与前沿讲座、论文指导等教学活动。通过开展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海外实验室研修等方式,有计划地将学生选派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学习和交流,开拓国际视野,增强学术自信,激励挑战精神。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一、基本情况

1.专业简介

我校数学系诞生于1927年。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了院系调整,我校数学系并入了其它院校。1958年创建了计算数学专业。1979年数学系重建并更名为应用数学系。1999年系名更改为数学科学系。2009年正式成立数学科学中心,邀请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先生担任中心主任,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中心更名为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

1981年获得计算数学专业博士点,1984年获得应用数学专业博士点,1998年获得基础数学专业博士点,2000年获得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我校数学学科体系逐渐完善,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数学物理、代数几何、数论、表示论、微分几何与几何分析、动力系统与分形几何、非线性分析与微分方程、计算数学、运筹学、概率论、统计与金融数学、交叉学科等方向。

数学学科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建设目标是以重大数学问题为引领,合理布局与重点支持相结合,促进数学学科各分支的协调发展,激励教师积极开展原创性研究工作、攻克重大数学问题、解决前沿应用所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力争做出一批原创性、具有国际影响和重要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

最近十年,我校数学学科在国内外数学界的影响力和整体地位显著提升,在QS世界大学数学学科2020年的最新排名中列全球第20名、也是该排名的全国第一。我校在若干重要核心方向(如数学物理、微分几何与几何分析、几何表示论、动力系统、微分方程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上处于国际学术的最前沿,有的已经是国内研究的领头羊。此外,我校数学学科还不断深化数学与其它学科(经济金融、生物科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等)的交叉融合,在一些重要的新兴学科上形成了新的学科生长点和新的研究领域,将引领交叉学科的新发展。

2.师资队伍

我校数学学科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包括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先生在内共有教师131名,其中正教授53名、副教授42名、讲师及助理教授36名,其中外籍教师11人。在现有教师中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名,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此外,还有9名国际一流数学家担任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兼职教授。

3.教学及科研条件资源平台

数学科学系于2008年设立由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批准的“111引智计划”基地,开展与法国知名高校(包括巴黎高师、巴黎高工、巴黎第六大学、巴黎第七大学、巴黎第十一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巴黎高等科学研究院等法国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数学领域的合作。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现已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中国优秀数学青年人才的培养基地。该基地已设立的四个方向为“数论与算术几何”、“分形几何与调和分析”、“概率论及其应用”和“动力系统”,这四个方向均为当今国际上活跃的前沿数学研究领域,方向负责人也是国际上在该领域的学科领头人。截至2019年已派出74名学生到巴黎第六大学、巴黎第七大学、巴黎第十一大学、巴黎高师、巴黎高工等国际一流高校,师从国际著名专家。目前这批学生已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并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的学生。通过基础课程的严格训练、专业课程的深入与提高以及科研训练等以达成如下的培养目标:

(1) 使学生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宽广的自然科学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优良的综合素质,具备在现代数学及相关学科继续深造并成为学术领军人才的潜力;

(2) 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从事交叉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服务社会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不同职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

培养成效:

(1) 了解数学学科发展的特点,掌握大学数学的核心思想和技巧;

(2) 对严格的数学证明有深刻的理解,具有逻辑思维的习惯和问题求解的分析技巧与丰富经验,能够写出条理清晰、逻辑合理的数学论证;

(3) 能体会和欣赏数学的抽象性和一般性的魅力,并具有对具体问题进行抽象思维、提出恰当数学问题并进行适当的定性或者定量分析的能力;

(4) 对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中的至少一个专业方向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掌握其专业基础知识并了解其发展现状;

(5) 具备开展自学、文献调研、论文写作、学术报告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6) 具有进行定量分析所必须的计算机、软件和算法的知识;

(7) 具有效沟通能力,善于和不同学科方向的专业人员进行学术交流;

(8) 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本科毕业时符合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三、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

本科培养课程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自由发展课程。按本科四年学制进行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本科最长学习年限为专业学制加两年,毕业时授予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学学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

我校以国际最顶尖大学的标准培养人才,建成国际一流的数学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很强的数学应用能力的基础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的数学人才,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具备世界一流的学术攻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人才。

人才培养过程中,遵循“领跑者、国际化、重基础、尊个性”的培养模式。在教学安排上,特别重视学术带头人担任本科一、二年级的基础课和三、四年级的专业课教学工作,同时邀请一批国际著名学者来我校开设讲座,讲授数学基础和专业课程。在学生个性化培养方面,对高年级学生根据专业兴趣、学习特点和特长协助其联系活跃在科研前沿的国内外学者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其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工作以及选择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学术方向。

五、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外语课、写作课、通识选修课组等。

2.专业教育课程包括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如大学物理、程序设计基础等)、数学学科基础课(如数学分析、高等线性代数等)、专业核心课(如泛函分析、统计推断等)、专业选修课(如动力系统、代数几何、随机分析、有限元方法等)、实践训练课程(如Matlab与科学计算引论等)以及综合论文训练要求。


物理学专业

一、基本情况

1.专业简介

我校物理系成立于1926年,在首任系主任叶企孙先生的领导下不到10年就位居全国物理系前列。1952年院系调整以前(含抗战期间西南联大物理系)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包括10名两弹一星元勋,杨振宁、李政道等物理大师。在中断30年后,物理系于1982年复系。1997年,在物理系的大力协助下,我校成立了高等研究中心,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任名誉主任。在物理系学习、工作过的院士有89位。

物理学科近年在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与光物理、粒子与核物理、天体物理、量子信息等领域做出了一系列有广泛学术影响的重要工作。凝聚态物理研究以拓扑绝缘体和高温超导最为突出,2013年实验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杨振宁先生表示“这是第一次从中国实验室里发表的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在原子分子与光物理领域,获得了创纪录的超过910个原子纠缠的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该成果入选2017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在中高能核物理领域,对称能的密度依赖性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探测夸克物质的理论预言被多个大型国际合作实验组验证。在量子信息领域,提出了DLCZ量子中继方案和网络量子计算方案;创建了量子直接通信理论并实现了样机,这是一种完全基于量子原理的安全通信理论。

随着学术影响力在国际上的迅速提升,随着大批优秀人才的不断涌现,清华物理系在国际上的学科排名不断提高:2019年英国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清华大学的物理科学排名全球第25,国内高校排名第一;英国QS全球教育集团发布的2020年度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清华大学的物理与天文学科全球排名第15,国内高校排名第一;美国US News 2020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清华物理排名全球12位,国内高校排名第一。

2.师资队伍

清华物理系现有教师83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0位(不含兼职),“万人计划”杰出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人。薛其坤院士因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而获得2020年度菲列兹.伦敦奖,是首位获得这一荣誉的中国科学家。教师中有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未来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教育部自然科学特等奖,国际量子多体物理Hermann Kümmel奖、亚洲磁学联盟奖、仁科芳雄亚洲奖、陈嘉庚科学奖、求是奖、马丁伍德爵士中国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物理学会黄昆物理奖、叶企孙物理奖、吴有训物理奖、腾讯科学探索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的获得者。

3.教学及科研条件资源平台

物理系设有多个科学研究中心/实验室。依托于物理系的“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15年的科技部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且评估成绩在本领域16个参评实验室中排名第一。依托于物理系建设的量子信息前沿科学中心于2018年获批,是全国首批7个前沿中心之一。另外,还有清华-富士康纳米科技研究中心、科技部新材料模拟设计实验室、原子分子纳米科学研究中心、高能物理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创律前沿科学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量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等。

物理系首批入选“全国理科(物理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现设有两个教学中心,分别是基础物理教学中心和实验物理教学中心,其中实验物理教学中心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是通过严格的课程学习与科研实践,使学生具有坚实的物理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以及宽广的科学知识,有志趣、有能力在基础物理、应用物理的相关领域就业或者进一步深造;具有批判性思维、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可成长为行业和社会中的骨干人才;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学生毕业时应能够达到以下培养成效:

(1)了解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具有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2)具有设计和实施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

(3)在物理应用、开发创新中,具有处理相关问题,制定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

(4)具有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6)理解所学专业的职业责任,遵守职业道德;

(7)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8)具有理解当代社会和科技热点问题的能力。

本科毕业时符合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三、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

按本科四年学制进行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本科最长学习年限为专业学制加两年,毕业时授予物理学(理学学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

物理学科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物理学家,并带动全校基础科学人才以及其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增进物理学前沿知识、培育世界一流的物理学家和杰出的高科技人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立足于帮助学生树立学术理想、自主学习研究、开展国际交流等,为学生创造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学术志趣和学术自信,形成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和导师的氛围。在课程中,开设了基于《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的费曼物理学,基础物理学等多层次课程,以及海外杰出学者课程。高年级根据发展兴趣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物理系设立了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粒子与核物理、量子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天体物理等科研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自主科研探索的平台,选派经验丰富教师指导协助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探索活动。同时,在培养中强化科研协同育人,鼓励同学们进入清华校内外的相关院系、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自主选择导师参加科研训练。支持同学们海外研修,到世界著名高校与研究机构做科研训练,开拓学术国际视野。

2010年设立的清华学堂计划叶企孙物理班是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组成部分,精心培养有志于从事物理学研究的拔尖创新人才。

五、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外语课、写作课、通识选修课组等。

2.专业教育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如高等微积分、线性代数、基础物理学、基础物理实验、计算机电子信息类课程等)、专业主修课程(如分析力学、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电动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等)、专业选修课程(如固体物理、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原子分子物理、激光与近代光学、广义相对论、天体物理、计算物理等)、实践训练课程以及综合论文训练要求。

3.科研训练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自由选择相关研究方向,在导师的课题组参加科研实践活动。


化学专业

一、基本情况

1.专业简介

我校化学系成立于1926年,在新中国成立时,已成为国内高校中师资力量最为雄厚、学术水平最高的化学系之一。1952年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使化学系的发展一度中断。为了适应学校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需要,1978年在化工系恢复招收理科学生,专业为“物理化学与仪器分析”,1980年化工系更名为化学与化学工程系,1985年11月化学系正式恢复建立。复系以来,化学系发展迅速,相继完成了学科布局和学位点、博士后流动站的建立。现在化学系已重新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化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化学系科。

化学学科设置齐全,现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五个二级学科研究所及基础分子科学中心,形成了结构完整、布局合理、发展均衡、与时俱进的化学系。

化学学科以跨尺度精准合成化学为基础,以新物质创造为重心,瞄准纳米催化、先进材料、生物医学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而开展引领学科前沿的科学研究,在学科交叉和理工结合方面形成特色。在有机发光显示研究、纳米化学与能源催化研究、超分子体系的构筑调控与功能研究、单细胞生物传感检测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建立了首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网络版化学键能数据库iBonD。

2016年-2019年间,化学系教师共承担纵向项目451项,横向课题195项,每年竞争性科研经费过亿元。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4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项。邱勇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李亚栋院士、李景虹院士、石高全教授先后领衔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化学系也一直坚持理工结合的特色,重视技术成果转化。从1987年开始,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成功实现了液晶材料的规模化生产,是国内最主要的液晶材料供应者;邱勇院士领导的团队率先实现了有机发光显示技术OLED产业化,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大规模OLED生产线。

经过九十多年的奋斗和耕耘,现在的化学学科已重新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化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现有多人担任国际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或编委,并在国际学会上担任重要职位。

我校化学学科近几年来国内外排名不断攀升,2019年在UKQS排名中列世界第18位(国内第一),2020年USNews名列世界第7位(国内第一)。2017年,清华大学化学学科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名单,也是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的A+类学科。

2.师资队伍

化学系现有教授47人,2019年45岁以下教师比例为48%。目前化学系两院院士7位、外籍院士1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0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位、青年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16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位以及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形成了一支高水平、年龄结构及学科布局合理的教师队伍。

3.教学及科研条件资源平台

化学系设有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2006年被批准成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一个校系两级管理的实验教学单位。实验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约为2000平米,拥有仪器设备达1256台件,仪器设备总价值超亿元。化学系设有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两个实验室在最近教育部的评估中都为“优秀”。化学系还设有原子分子科学纳米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基础分子科学中心等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在化学及相关领域取得职业成功的科学和技术素养,有志趣和能力成功的进行研究生学习;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成长为行业和社会中的骨干人才;具有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学生毕业时应能够达到以下培养成效:

(1)运用科学尤其是化学知识的能力;

(2)设计和实施实验,以及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

(3)开发创新理论与技术,找到研究与解决问题的方案;

(4)在团队中从不同学科角度发挥作用的能力;

(5)理解所学专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

(6)有效沟通的能力;

(7)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8)理解当代社会和科技热点问题的能力。

本科毕业时符合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三、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

本科培养课程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自由发展课程。按本科四年学制进行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本科最长学习年限为专业学制加两年,毕业时授予化学(理学学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

我校化学学科人才培养坚持育人为本,倡导“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旨在培养对化学研究有着浓厚兴趣、基础理论扎实、富有科研创新能力、具有批判思维和国际视野、并立志为化学事业奉献毕生的高层次人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导全体教师将教书育人作为第一职责。在课程设置方面,强化与精炼传统的五大化学核心基础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与《高分子化学》)及其配套的实验课程,在保留各个二级学科方向的2-3门专业选修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化学生物学》及其实验课程、《化学现状与未来》、《纳米化学》、《前沿材料化学》、《计算化学导论》及其实验与《可持续发展社会化学》等学科交叉性强并与科学前沿结合紧密的必修及限选课程;在教学模式方面,提供大量的小班教学课程,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努力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并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探索信息时代教学新模式,由国家级教学名师李艳梅教授领衔讲授的《有机化学》、北京市教学名师李强教授领衔主讲的《大学化学(先修课)》以MOOC形式已在学堂在线上线;在实验教学方面,探索分类、分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建立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开放式与研究型实验教学平台及综合性科研探索平台等三个实验教学平台;在国际化方面,鼓励本科生参加暑期海外科研实践活动或整学期的交换学习,力争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在本科期间至少有一次海外访学经历。此外,还充分利用师资优势,通过实施新生导师制、科研训练导师制等培养模式,在培养过程中强化导师的引领与学术熏陶。

五、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外语课、写作课、通识选修课组等。

2.专业教育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如微积分、化学原理等)、专业主修课程(如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实践训练课程以及综合论文训练要求。


生物科学专业

一、基本情况

1.专业简介

我校生物科学专业最早可追溯到创立于1926年的生物系。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并入其它院校。1984年复系,2009年9月更名为生命科学学院(简称生命学院)。

复系36年来,生物系/生命学院依托清华大学的办学优势,瞄准国际前沿,广揽海内外杰出人才,抓住机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0年,获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生物物理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新增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同年,被认定为生物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12年,生物学一级学科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实现历史性突破,名列第一。在2017年获评A+。在2019年QS世界排名中位列第36名,国内第一。如今,生命学院已经成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特色和最有影响力的科学研究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生物科学专业研究方向聚焦于国际科学前沿和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技术领域,包括结构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分子生物物理学、分子免疫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材料、和海洋生物学等。

通过强基计划招收的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将依托致理书院管理,在专业培养上主要由生命学院负责实施。

2.师资队伍

生命科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生命学院的教师队伍中,有中科院院士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8人。

3.教学及科研条件资源平台

生命学院设有“全国理科(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理科(生物学)基础科学人才培养优秀基地”;2004至2006年“国家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三次年检中均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基地。2006年生物系实验教学中心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命学院内设多个研究中心,并设有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信息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蛋白质药物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抗肿瘤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生命科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融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人。

经过生物科学专业培养后,学生们在毕业时预期将达到以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各方面的综合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广泛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比较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化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较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期刊和进行文献检索,有较好的外语交流和写作能力;掌握扎实的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必修和选修课受到较系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

2.能力结构要求

具有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进行学术表达的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

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和较强的团队意识;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了解学术伦理,懂得学术诚信,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本科毕业时符合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三、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

本科培养课程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自由发展课程。按本科四年学制进行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本科最长学习年限为专业学制加两年,毕业时授予生物科学(理学学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

生命学院办学特色鲜明,广泛采用先进的原版教材。其中生物化学(1)、生物化学(2)、遗传学、分子生物学、重大疾病的分子机制、微生物学等课程,均采用全英语教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现代生物学导论等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目前已建设了多门精品课程。学院绝大多数教授都承担了本科生的教学任务,其中包括5位院士。培养方案采用相对“简洁”的课程结构。通过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来拓宽了学生选课空间与个性发展的余地。为加强创新思维和技能训练,增加实验课比例,增设综合实验及创新实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专业和课程的选择愿望和要求。其中综合型提高实验,含教师指导、查阅资料、实验设计、实验研究、总结报告,成绩评定等环节。其教学功能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本技能的综合分析能力,重在基本技能的综合与扩展;研究创新型实验,依靠中心开放实验室平台支持,多模块、探索性、个性化、自主选择。实验题目来自于实验教学改革内容和科研的子课题。学生自愿组合,自由选题,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设计、研究、总结和报告,以科学研究的全程训练。其教学功能旨在强化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及培养科学思维能力,重在探究与创新。同时,充分发挥高水平科研平台作用,鼓励本科生到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创新能力。

作为培养高级生命科学研究人才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探索,生命学院于2010年成立“清华学堂生命科学实验班”,为对生命科学具有强烈兴趣,并立志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有所成就的学生提供一个独特的学习平台。通过灵活的课程设置、富有挑战性的科研实践,优秀科学家的指导,及多种渠道的国际化交流等手段,力争使其培养成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的杰出研究人才。

生命学院非常重视交流工作,采取师生互换、互聘教授、合作研究、国际会议、教育资源互补等方式开扩学生眼界。生命学院还邀请大量国内外专著名学者来院作学术报告。同时,学校为生命学院设立了讲席教授席位,聘请国外知名学者和校友为本科生做讲座,分享为人治学感受及其成才感悟。

五、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外语课、写作课、通识选修课组等。

2.专业教育课程包括自然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相关方向课程)、导论课程(如生物学概论、药学导论等)、专业主修课程(如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等)、专业选修课(如发育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免疫学等)实践训练课程以及综合论文训练要求。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一、基本情况

1、专业简介

为了适应经济与国防建设的需要,培养新兴科学技术中有关计算数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在钱学森先生的倡导下,我校于1958年创建了国内第一个工科大学的计算数学专业,这也是当时我校唯一的理科专业。1969年前后,校内专业与院系调整时,将计算数学部分师资调整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981年我校获得计算数学专业博士点;2001年,我校数学科学系在计算数学专业基础上设立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奋战在计算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科研前沿的学科人才。

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包含高端制造、工业软件、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地球科学、经济金融、计算材料、计算化学等在内的众多新兴交叉学科方向的基础。为秉持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立初期的初心与使命,更好地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从2020年开始我校数学科学系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强强联合共建该专业。我校数学学科与信息学科在国内外具有良好声誉,数学学科在QS世界大学数学学科2020年的最新排名中列全球第20名、也是该排名的全国第一;计算机学科在US News国际排名中连续三年位于全球榜首,QS 2020国际排名中列全球第13名,国内学科评估中蝉联榜首(A+)。

2、师资队伍

该专业依托我校数学科学系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等单位培养,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一流、教学经费充足。具体师资队伍包括:

我校数学学科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包括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先生在内共有教师131人,其中教授53人、副教授42人、讲师/助理教授36人、外籍教师11人。其中,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此外,还有9名国际一流数学家担任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兼职教授。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现有教师115人,其中教授/研究员4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44人、讲师/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10人。其中,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6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青年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

3、教学及科研条件资源平台

我校在该专业培养过程中提供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为科教协同育人提供优质的平台。我校设有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络空间安全国际治理研究基地、普适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以及人工智能研究院、高性能计算、密码理论与技术研究中心等校级研究中心。作为北京市2020年重点支持的建设项目之一,由丘成桐先生领军筹建的“北京应用数学研究院”即将落地怀柔科学城。我校在包括高性能计算、网络科学、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大数据分析、芯片设计、系统软件、计算机图形学与多媒体、普适计算与人机交互在内的信息与计算科学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始终走在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并承担国家重要科研项目的研发,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贯通式的育人平台和国际领先的人才培养起点。我校还设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实验资源极其丰富。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并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的学生。通过数学和信息学基础课程的严格训练、专业课程的深入与提高以及科研训练,使学生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较强的定量分析与逻辑推理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优良的综合素质,具备在现代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继续深造并成为学术领军人才的潜力。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将进行本-硕-博有机衔接培养。本科阶段主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进入硕博阶段后,学生可在感兴趣的专业方向探索学科交叉。

本科毕业时符合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三、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

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

授予学位:毕业时授予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学学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由致理书院负责学生培养,牵头制定培养方案,具体负责课程的协调、学生管理。设立相应的导师计划,提供学术平台资源,培养学生的志趣和激发其基础学科特长的发挥,自大一进入大学开始即配备新生导师和新生小辅导员,做到从学生个人学业发展和学科规划上双管齐下;随着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在大二和大三通过新星计划(本科生学术训练),依托国家和省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应用数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校级研究机构吸纳学生参与项目研究,鼓励学生结合重大科研任务开展实践性教学,设立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制,并提供项目资金支持,激发学生的学术志趣和学术自信,开拓其学术视野;大四提供攻读研究生专业的引导,帮助其尽早落实未来发展规划。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采取独立编班,单独配置班主任等;专业核心课程邀请优秀教师讲授;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和海外交换,鼓励学生在本校相关专业读研,到国家最需要的单位和岗位工作。

五、课程设置

1.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外语课、写作课、通识选修课组等。

2. 专业教育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如数学分析、高等线性代数、抽象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数字逻辑电路、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等)、数学专业核心课(如拓扑学、泛函分析、数值分析、数学规划、常微分方程等)、信息学科专业核心课(如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高性能计算等)、实践训练课程以及综合论文训练要求。具体课程设置详情以专业培养方案为准。

3. 专业选修课程是学生探索自己兴趣、主动选择的课程,包括计算数学以及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等。

4. 综合论文训练要求具有一定理论深度或信息学科相关实践性工作。



清华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培养方案——日新书院

清华大学新成立日新书院,负责强基计划历史学类、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书院坚持强基固本、综合创新的方针和“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的培养模式,主要依托人文学院历史系、哲学系、中文系、科学史系的顶尖师资力量,致力于培养具有精深的人文专业知识和广阔的跨学科视野、能够运用多种语言从事学术研究、知识和思想创造、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优秀人才。


历史学类

一、基本情况

1、专业简介

清华大学历史学科有着悠久传统和辉煌历史,是中国“新史学”的发源地之一,著名学者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蒋廷黻、刘崇鋐、雷海宗、张荫麟、邵循正、吴晗、周一良等都先后在历史系执教,形成了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学术传统,培养了诸多蜚声中外的学者。20世纪80年代以后,清华大学逐渐恢复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人文学科。1985年,成立思想文化研究所,1993年重建历史系,2003年所、系合并形成新的历史系。2000年,历史系获批专门史博士点,2006年,历史学获得一级学科授予单位,2007年,建立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同时专门史二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2012年,由清华大学牵头,联合国内11个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建立了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该协同中心通过了教育部的正式认定。如今的清华大学历史系,学术梯队合理,学科齐全,优势集中,特色明显,学术新生长点多,已成为国内历史学科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2021年,历史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师资队伍

历史学科共有教师26人,包括教授16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另外,出土文献中心有专任教师14人。

3、教学与科研条件

历史学科拥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国家一级学科。中国史在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等方面具备很强的实力。其中出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已居于该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了本领域有推广价值的两个国家专利。世界史在西方史学理论、世界地区与国别史、专门史(特别是中西文化交流、环境史、思想史)等方面实力突出。

历史学科有2门课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门课程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课程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7门课程被列为校级精品课。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充分秉承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兼具扎实的历史学专业基础和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重在培养出色的材料搜集、解读、分析能力和严谨的学术写作能力;通过系统了解人类既往生活,博取众长,为我所用,更好地把握当下,规划未来,迎接世界新的挑战。

培养要求:

1. 传承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吸收世界各大文明的有益成果,推动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 培养深入分析和阐发中西方史学基本资料,批判性采择和鉴别各类学术、思想观点的人文学科基本能力。

3. 系统阅读一批中西方历史学经典著作,基本掌握中西方史学的基本脉络、主要成就与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4. 具备能够使用两种以上语言进行阅读、交流和写作的基本技能,初步拥有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学术视野,具备一定跨学科交叉合作研究的素养。

三、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

本科培养课程主要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深化交叉与自由发展课程。按本科四年学制进行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在修满规定课程学分、完成社会实践、完成通过综合学位论文训练的情况下,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

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将进入日新书院单独编班,与书院内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及古文字学方向协同合作,整合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培养,创新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机制,并以多元化的国际培养环节拓展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鼓励学生跨学科跨院系选课,探索历史学与社会科学(政经法等)相融合的跨学科培养模式。

在培养中强化科研协同育人,积极吸纳学生进入研究项目团队、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与国际著名高校建立交流机制,为本科生的互派交流、学分互认、联合培养及建立网络共享的国际课堂等提供支持。

本科毕业时符合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方向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五、课程设置

1.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人文素质选修课、外语课(历史专业要求修读第二外语4学分)等。

2. 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人文基础课程27学分(含牛津Tutorial研讨课程);专业核心课程36学分(分设中国断代史、世界国别史、专门专题史三大类别)。

3. 深化交叉与自主发展课程,包括本专业深化课程、跨学科跨院系选修课程。

4. 夏季学期和实践训练,包括书院专设的暑期外语训练、全球胜任力和海外实践等环节。

5. 综合论文训练,包括经典研读或主题研讨和学术论文训练(seminar读书班)和第四学年的毕业论文。


哲学类

一、基本情况

1、专业简介

清华大学哲学系由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冯友兰等人创建于1926年,是中国大学最早建立的哲学系之一,被视为20世纪前期清华学派的主要支撑。1952年院校调整以后,清华哲学系一度被撤并。新的清华大学哲学系复建于20005月,目前下设八个二级学科方向,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逻辑学、宗教学、美学和政治哲学,专业方向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影响力不断提升。2013年,清华哲学专业世界大学学科评价(QS)排名第29位。2021年,哲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时哲学学科入选2020年度教育部基础科学拔尖计划2.0基地。

2、师资队伍

1)哲学学科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25人,包括教授16人,副教授8人,助理教授1人。成员具有很高的学术声誉,拥有全国一级学会会长2名,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2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理论建设工程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召集人2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名;另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1名、清华大学百人工程”1 名。

2)哲学学科师资队伍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现设有三个国际讲席教授(团),其中金岳霖逻辑学讲席(团)(由Johanvon BenthemMartin StokhofDag WesterstahlJeremy Seligman四位国际著名的逻辑学和分析哲学教授组成,其中一人是荷兰皇家科学院和美国人文科学院的双聘院士,一人为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均为所在大学的讲席教授)已受聘三年,成效卓著。贺麟西方哲学讲席(团)(由Otfried HoffeMichael BeaneyCharles TravisRobert Stern四位欧美著名哲学家组成,其中有英美分析哲学学会的主席、英美权威哲学杂志的主编,均为所在大学的讲席教授)已正式受聘到位。

3、教学及科研条件资源平台

哲学系现有四个校级研究中心:国学研究院秉承1925年创建的清华研究院(国学门)的精神,致力于为发展国际化的中国文化研究做出贡献;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致力于马克思恩格斯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阐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该中心建立的两个文库,使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馆藏水平进入国内高校的最前列;清华大学阿姆斯特丹逻辑学联合研究中心传承与发扬金岳霖创立的重分析、重逻辑的哲学传统,研究团队由清华阿姆斯特丹大学12名学者联合组成,发表了系列成果,学科带头人的学术专著获第七届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成为逻辑学领域近10年空缺之后的首个获奖成果;道德与宗教研究院致力于道德与宗教开展全方位的科研工作,获得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获得立项或滚动资助。这些平台为哲学教学及科研提供了丰厚的学术资源,为学生开阔视野、了解学术前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响应百年清华“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发展蓝图,遵循“中西兼重,博通古今”的一贯理念,清华哲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哲学专业知识,传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品格的哲学通才和哲学专才,力求通过四年的系统培养,使哲学专业的学生系统掌握哲学学科的经典与前沿,大幅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和理性论证能力,陶冶发展阅读哲学原著、写作哲学论文和开展哲学交流的素养,真正具备在哲学学科或其他学科进一步深造的潜质,从而助力百年清华“中西汇通,文理交融”的培养目标。

三、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

本科培养课程主要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深化交叉与自由发展课程。按本科四年学制进行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在修满规定课程学分、完成社会实践、完成通过综合学位论文训练的情况下,授予哲学学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

1. 以哲学一级学科为平台,按照哲学八个二级学科设置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构筑多层次全覆盖的哲学学科教学培养体系;

2. 坚持人文基础教育和哲学专业教育相结合、专业理论学习和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哲学专业学术人才培养和高层次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三结合培养原则;

3. 采取小班化教学、精细化培养的模式,设立本科生导师制,为每一位本科生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实施一对一培养指导。

4. 注重培养方式的国际化,已与众多国际一流名校签署长期合作协定,定期邀请国际学术名家开课讲学,互派双边学生进行中短期的学术互访。

5. 本科毕业时符合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方向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6. 2021年起建设拔尖计划学生培养基地暨哲学学堂班,采用哲学+X”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世界格局、人类情怀,立足中国文明,具有清华风格,形成原创思想力的一流学者、哲学家或思想家。

五、课程设置

1.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人文素质选修课、外语课等。

2. 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人文基础课程27学分(含牛津Tutorial哲学导论);专业核心课程36学分(包括西方哲学、中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美学等方向)。

3. 深化交叉与自主发展课程,包括本专业深化课程、跨学科跨院系选修课程。

4. 夏季学期和实践训练,包括书院专设的暑期外语训练、全球胜任力和海外实践等环节。

5. 综合论文训练,包括经典研读或主题研讨和学术论文训练(seminar读书班)和第四学年的毕业论文。


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

一、基本情况

1、专业简介

清华大学中文系前身为1926年清华学校大学部设立的国文系。1928年,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后,国文系改为中国文学系。此后,清华中文系名师汇集,陈寅恪、赵元任、吴宓、朱自清、闻一多、刘文典、俞平伯、王力、钱玄同、许地山、郭绍虞、罗常培、杨振声、朱光潜、王瑶等名师均曾在此任教。1985年,中文系复建,之后迅速搭建起了学科齐备的学术平台,形成了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强调中外融合、古今贯通、文理交叉的教学理念。在QSU.S.News等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中,包括中文与外文在内的现代语言学排名国际前列,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21年,汉语言文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古文字学方向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汉语言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清华大学古文字学研究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涌现出王国维、陈寅恪、杨树达、闻一多、陈梦家等一批大师学者。新世纪以来借清华简入藏的契机,于20089月成立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李学勤先生担任首任中心主任,对清华简进行保护、整理与研究,同时开展其他古文字材料(如甲骨文、金文)与中国古代文明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并先后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本领域唯一国家级基础文科协同创新中心等。2015年清华大学实施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创新拔尖人才计划,成为古文字学及出土文献研究人才培养的试验田。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本研究方向已在通识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成绩,在以文、史、哲为学科依托的同时,也成为新一轮拉动文、史、哲发展的引擎。

2、师资队伍

中文学科拥有一支“小而精、高水平、高质量、国际化”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师27名,其中教授19名(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1名),副教授8名。近年来,中文学科教授获得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优秀古籍整理研究成果奖等奖项50余项,其中重大学术及文学奖项有第三届思勉原创奖2016)、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2019)、第六届鲁迅文学奖(2014)、老舍文学奖(2014)、第九届茅盾文学奖(2015)、意大利卢卡·帕西奥利奖2013)、德国安内莉泽·迈尔奖”(2018)等,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清华大学古文字学方向拥有国内一流的师资力量。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人文学院历史系、中文系等相关培养单位共有本研究方向导师21人,其中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1人,清华大学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授和研究员10人。

3、教学及科研条件资源平台

中文系目前拥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中心、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实验室、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中国书法与文化研修中心及《数字人文》学刊等资源平台,常年邀请著名国际学者、作家、艺术家来校讲座并组织各类国际研讨会,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工作提供了强力支持。同时,在学生选拔、导师指导、学术训练、奖助制度、国际交换、留学派遣等方面形成了完备的体系,为保证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系中国史专业等,为古文学研究方向提供学科基本教学保障,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为古文字学研究提供了科研条件和资源平台。该中心是“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体单位,国家“2011”计划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成立的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单位,中心下设4个研究室,分别为甲骨金文研究室、清华简研究、秦汉简研究室、文物保护实验室。其中甲骨金文研究室已建成国内一流的甲骨文研究团队,现阶段以编纂《甲骨文摹本大系》为科研重心;清华简研究室以整理研究“清华简”为核心任务,兼及其他战国文字材料研究,目前已处于引领学科前沿的地位;秦汉简研究室以整理研究近年新出土的五一广场东汉简、敦煌悬泉置汉简等为重点工作;文物保护实验室则依托清华大学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在古文资料保护、图像采集技术等方面形成了新的学术增长点。以上四个研究室已基本实现对古文字学所含相关研究领域的全覆盖,并初步形成了结合重大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中心以建设世界一流文科研究中心为目标,并与芝加哥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古文字研究人才提供条件。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兼具通识素养和中文专业基础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本专业学生应具有深厚人文关怀,正确的价值观念,拥有阅读专业作品的能力,具有扎实的人文学科知识基础和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能够从复杂的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并形成自身合理判断,能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和论点,能阅读外文学术著作及交流学术观点。在拥有专业水平的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之外,同时具备扎实的古今语言文学基础与感知真、善、美的价值判断能力,成为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中坚力量。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要求是:

1)注重中外结合、古今贯通、文理渗透、具备较深广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独立研究、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能够不断扩充、完善自己知识结构以适应新的需求,胜任与中国语言文学相关的教学、科研和文化工作。

2)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利用学校及学院学科齐全的优势,强调基础课程、学科交叉与专业训练三结合,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中外融合优势的人才。本科培养阶段实行名师授课和新生导师制,突出实践教学(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综合论文训练)环节。

其中古文字学方向的培养目标是:聚焦甲骨学、青铜器学、简帛学等冷门绝学和关键领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较高的综合素养、突出的创新能力,有志于古文字学研究,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优秀人才。

古文字学方向将进行本研有机衔接培养。本科阶段主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建立广阔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内生的研究兴趣和志向。

三、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培养课程主要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深化交叉与自由发展课程。按本科四年学制进行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在修满规定课程学分、完成社会实践、完成通过综合学位论文训练的情况下,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古文字学方向将在大一第二学期选拔,组建教学班。作为交叉学科,本方向设置的基础课程,可在历史、哲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中选修;专业必修课程可以置换学生所属学科的专业课程。在修满规定所需课程学分、完成社会实践、完成通过综合学位论文训练的情况下,授予学生所属学科(文学、历史、哲学)的学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将进入日新书院单独编班,与书院内历史、哲学及古文字学方向协同合作,整合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培养,创新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机制,并以多元化的国际培养环节拓展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在培养中强化科研协同育人,积极吸纳学生进入研究项目团队、实验室(计算语言学)、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与国际著名高校建立交流机制,为本科生的互派交流、学分互认、联合培养及建立网络共享的国际课堂等提供支持。

古文字学方向作为交叉学科,设置“古文字学专业必修课程”,与文史哲专业学生统筹培养,同时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

本科毕业时符合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方向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五、课程设置

1.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人文素质选修课、外语课等。

2. 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人文基础课程27学分(含牛津Tutorial研讨课程);专业核心课程36学分(包括文艺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语言学、比较文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相关方向),其中古文字方向必选课程包括古文字学、甲骨学通论与资料选读、青铜器铭文通论与选读、战国文字通论与资料选读、秦汉出土文字资料通论与选读等。

3. 深化交叉与自主发展课程,包括本专业深化课程、跨学科跨院系选修课程。

4. 夏季学期和实践训练,包括书院专设的暑期外语训练、全球胜任力和海外实践等环节。

5. 综合论文训练,包括经典研读或主题研讨和学术论文训练(seminar读书班)和第四学年的毕业论文。


书院配套保障

日新书院承担着强基计划历史学、哲学、汉语言文学和古文字学方向的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其中哲学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基地。日新书院充分秉承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采用通专融合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精深的人文专业知识和广阔的跨学科视野、能够运用多种语言从事学术研究、知识和思想创造的人才,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新人文学术的建设。

日新书院以“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为办学宗旨,强化“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的培养理念,重点依托人文学院五个一级学科及相关文科院系的顶尖师资,充分利用清华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实行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培养,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有效衔接。着力营造潜心育人、师生从游、濡染观摩的书院式教学环境。

1 特色课程体系

人文基础课、牛津tutorial研讨课、专业主修课、交叉深化课、小学期各类实践课和融Seminar学术训练于一体的毕业设计等各课程版块,构成一个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通专融合的课程体系,同学们可以通过巧妙的课程组合自由实现跨学科个性化课表的生成。

2 一人一策个性化培养

古文字学方向分流在同学们充分了解、自愿报名的前提下,在大一学年末确定。哲学拔尖计划将遵从同学们的自主意愿,推行哲学+X模式,于大一学年末组班。书院立足人才长远发展,探索建立本研贯通的培养模式。对于学术志趣浓厚、学术禀赋突出的学生,制定个性化衔接培养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志趣和主动性,加快基础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3 国际化培养

日新书院得到清华大学全球胜任力中心的全力支持,拥有更宽广的国际化培养平台,大一学年即可参与中外师资共同授课的专业外语训练,中高年级逐渐展开国际化特色课程和海外实践,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研究合作等也在有序推进中。

4 师生从游

日新书院的学生是书院的主人,可以筹划、举办从游沙龙,引导学术志趣,提升研讨能力。可以访谈课程教师,为大家答疑解惑,推介优秀课程。定期进行的“南十小谈”,院长和同学们面对面交流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导师制覆盖书院每一名同学,师生或开展读书会,共同阅读写作,或边喝咖啡边畅聊热点话题,或节日聚餐,和睦相处,共同成长。书院师生从游,学生有充足的机会与各个领域的知名学者、学术大师面对面交流,感受有温度的教育。

5 有活力有温度的书院大家庭

日新书院有贴心的辅导员和完备的学生工作体系,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定向越野、团队训练营、新生舞会、学生节、趣味运动会、“书院杯”篮球赛、同读一本书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同学在集体中成长,在书院中绽放青春。



清华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培养方案——未央书院

清华大学2020年成立未央书院,负责强基计划数理基础科学(含工程衔接方向)专业的人才培养。数理基础科学(含工程衔接方向)主要致力于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数理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该专业着重突出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结合学生在工程衔接方向的志趣引导,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为有关专业方向培养具有扎实数理基础及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一、基本情况

1、数理基础科学(含工程衔接方向)专业简介

清华大学于1998年创立了“基础科学班”,将其作为学校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试验田”。以基科班的培养模式为基础,2003年11月,经由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本科专业“数理基础科学”。经过20余年的探索与发展,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已在数学物理通识教育、科研实践训练、个性化培养等基础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数理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一批国际上引人注目的学术新星。2020年未央书院在此基础上,按照强基计划的人才培养要求,与国家关键领域的若干工程方向相衔接,探索进行数理基础科学(含工程衔接方向)专业理-工衔接双学士学位本科人才的培养。

2、工程衔接方向介绍

数理基础科学专业的工程衔接方向具体包含: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工程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在各类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中,清华大学在上述工程类专业相应的学科领域稳居全球前列。

数学与物理是现代社会的创新源泉与发展基石,在现代科学技术众多的学科前沿领域,要有重大创新就必须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数学的研究早已渗透到各个部门和行业,以运筹优化、统计分析、工程控制、科学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现代数学技术支撑了几乎每一项前沿领域的发展。物理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其每次重大突破都导致了生产技术的巨大飞跃,如电气、核能、激光、半导体等。实践证明数学物理和其他科学技术领域的交叉,将会产生新的学科生长点,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数理基础与清华大学众多世界一流的工程类专业方向有机融合,可在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后,引导学生在工程衔接方向的关键与前沿领域进行应用和拓展。

未央书院理工双学位专业设置

招生专业

工程衔接院系

数理基础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建筑学院

数理基础科学+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

土木水利学院

数理基础科学+环境工程

环境学院

数理基础科学+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系

数理基础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

精密仪器系

数理基础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数理基础科学+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系

数理基础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数理基础科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

数理基础科学+软件工程

软件学院

数理基础科学+工程物理

工程物理系

数理基础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学院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数理基础坚实、综合素养优秀、创新意识突出,能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和管理实践有机融合,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能源互联网、基础软件、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智能制造、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交通运输、卫生医疗和国家安全等国家战略性关键领域,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拔尖创新人才。

数理基础科学(含工程衔接方向)专业将进行“成人成才、通专融合、本研贯通”的培养。本科阶段从贯彻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入手,帮助学生奠定学术志趣,夯实基础学科能力与素养,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生可依托扎实的数理基础功底,在相应的工程领域开展深入的研究与前沿探索工作。

本科毕业时符合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工程衔接方向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三、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

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

授予学位:“数理基础科学(理学学士)学位和工程衔接方向(工学学士)学位”相融合的理-工衔接双学士学位,或数理基础科学(理学学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

有志于在数理基础科学(含工程衔接方向)专业攀登世界科学与工程技术高峰的学生将进入未央书院集中培养。书院将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的学科特色和优势,积极贯彻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教育理念,并将其落实为未央书院“成人成才、通专融合、本研贯通”的育人理念。通过书院制、理-工衔接双学士学位、科教协同以及本研衔接培养等创新型培养模式,打造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新特区”,面向国家需求,着眼全球发展,立足关键领域,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努力实现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的高层次、高聚焦、高效能,为国家培养出一批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清华人,并引导他们在国家亟需的关键领域不懈奋斗。

1、书院制培养。书院将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尊重学科特点、教育教学规律、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差异,牵头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负责课程的协调,单独编班,执行单独的教学计划,并联合工程衔接方向的相关院系完成学生的全面培养,打造人才培养“新特区”。书院将为学生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培养,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机制,并以多元化的国际培养环节拓展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全力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2、理-工衔接双学士学位。书院积极回应国家对于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的高关注、高期待,特别设计了理-工衔接双学士学位,为一批“有志向、有毅力,有实践精神、有团队意识”的学生打好坚实数理基础,并重点引导他们进入国家亟需的关键领域,加强相关领域高质量人才的精准输送。通过双学士学位的培养方案,有效促进不同专业之间培养方案的有机融合,实现学科交叉基础上的差异化、特色化人才培养。

3、科教协同育人。学校将全面落实协同创新、协同育人要求,为书院的人才培养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在培养中强化科教协同育人,积极吸纳学生进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研究,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专门支持,逐步探索建立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鼓励更多学生在科研探索中坚定学术信念,勇攀科学高峰。

4、本研贯通培养。学校将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对强基计划的学生进行本研贯通培养,通过不同学段的衔接贯通,在帮助学生打下坚实数理基础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硕士、博士阶段的专业方向,为国家亟需的关键领域的人才培养贡献力量。本科毕业时符合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5、多元化的国际培养环节。学校将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国内外的资源优势,聘请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科学家给予指导、来校授课,参与前沿讲座、论文指导等教学活动。通过开展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海外实验室研修等方式,有计划地将学生选派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学习和交流,开拓国际视野,增强学术自信,激励挑战精神。

五、课程设置

1、校级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军事课、体育课、外语课、写作课、通识选修课组等。

2、专业教育课程包括数理核心课程(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数学物理方程、概率论,基础物理学、基础物理实验、量子力学等)、自然与工程基础科学课程(包括化学、生物、材料、信息、工程基础等相关方向课程)、专业领域课程(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能源互联网、基础软件、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智能制造、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交通运输、卫生医疗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实践训练课程、综合论文训练。

3、综合论文训练要求既有一定理论深度又有专业领域衔接方向的工程背景。

六、配套保障

学校专门成立了本科培养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2020年新成立未央书院,负责数理基础科学(含工程衔接方向)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工作。组建专门学生管理队伍,鼓励优秀研究生担任班级辅导员,鼓励优秀教师、知名学者担任班主任等。

围绕数理基础科学(含工程衔接方向)“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的指导方针和“成人成才、通专融合、本博贯通”的办学理念。学校将积极为一批有志于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优秀本科生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配备一流的师资,通过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因材施教,关心、鼓励和爱护每一个学生,促使他们不拘一格地成才,努力使他们成长为相关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

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学校为数理基础科学(含工程衔接方向)营造有利环境,在招生、培养、管理等环节提供政策保障,在经费、设施、资源等方面予以条件支持,同时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未央书院将整合各工程衔接专业相关单位的优势教育资源进行配套保障,具体如下: 

1、师资队伍

数理基础科学(含工程衔接方向)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数学系、物理系及相关工程衔接专业院系共有在职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4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8人,以及具有国家级人才称号的优秀青年学者100余人。

2、教学及科研条件资源平台

数学科学系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数学物理、代数几何、数论、表示论、微分几何与几何分析、动力系统与分形几何、非线性分析与微分方程、计算数学、运筹学、概率论、统计与金融数学、交叉学科等,在若干重要核心方向的学术研究上处于国际学术的最前沿。此外,数学学科还不断深化数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在一些重要的新兴学科形成了新的学科生长点和新的研究领域。。

物理系的主要研究机构包括凝聚态物理、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原子分子与光物理、天体物理4个研究所,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天体物理中心以及富士康纳米科技中心、创律前沿科学研究中心和量子信息前沿科学中心等,近年在拓扑绝缘体和铁基超导、冷原子、粒子与中高能核物理、天体物理,以及交叉学科量子信息等领域做出了一系列有广泛学术影响的重要工作。

建筑技术科学系(建筑学院)下设2个研究所,拥有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包括建筑环境与设备研究所、建筑技术研究所,同时建设有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筑节能教育部工程中心。

土木水利学院现有“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分中心)”,下设14个研究所,包括结构工程研究所、地下工程研究所、工程管理研究所、房地产研究所、河川枢纽与建设管理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等。

环境学院现有“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新能源与环境国际研发中心”,下设12个研究所与1个中心,包括水环境保护教研所、大气污染控制教研所、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环境系统分析教研所、环境管理与政策教研所、水质与水生态研究中心等。

机械工程系现有“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成形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超精密制造装备及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生物制造与快速成形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高端装备创新设计制造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科研基地,下设6个研究所,包括摩擦学研究所、设计工程研究所、制造工程研究所、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材料成形制造研究所、成形装备与自动化研究所。

精密仪器系现有“精密测试技术与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下设4个研究所,包括光学工程研究所、仪器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导航技术工程中心、激光与光子技术研究室,并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共建有联合研究中心与实验室。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现有“工业锅炉及民用煤清洁燃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下设5个研究所和1个中心,包括热能工程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燃气轮机研究所、热能动力仿真与控制研究所、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所与燃烧能源中心。

工业工程系下设3个研究所和4个清华大学校级研究中心/研究院,包括运筹与统计研究所、生产与服务系统研究所、人因与工效学研究所;统计学研究中心、质量与可靠性研究院、工业文化研究院、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系统研究中心。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任单位。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与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共同建有“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下设5个研究所,包括电力系统研究所、柔性交流输配电系统研究所、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电力电子与电机系统研究所、电气新技术研究所,并拥有与国家能源局共建的“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

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现有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固体器件与集成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未来芯片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等8个研究中心。下设4个研究室和1个微纳加工平台,包括固体器件与集成技术研究室、集成电路与系统集成设计研究室、微纳器件与系统研究室、CAD技术研究室、微纳加工平台。

软件学院现有“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信息系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大数据系统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下设软件系统与工程、信息系统与工程、可信网络与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形学与可视化等四个研究所。

工程物理系现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危爆物品扫描探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下设6个研究所,包括核技术及应用研究所、技术物理研究所、核能科学与工程管理研究所、安全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医学物理与工程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

材料学院现有“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成形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电子显微镜中心、“先进材料”虚拟仿真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教学示范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以及功能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国家级产学研基地。



清华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培养方案——探微书院

一、 基本情况

探微书院作为清华大学为落实教育部“强基计划”而成立的书院之一,承担化学生物学(含工程衔接方向)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探微书院以“厚植基础、增进国力”为己任,发挥清华大学在化学和生物学理科及相关工科的育人传统和科研优势,打造化学生物学及其相衔接领域的教育、科技和产业领军人才。

根据强基计划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新要求、新使命以及“本—研”贯通的新机制,书院组织化学生物学衔接各专业教学委员会并邀请学系教学委员会、化生大类教学专家一起对于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打造“化生基础”硬核,夯实创新型人才的科学基础;更新专业体系架构和课程内容,反映现代产业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鼓励低年级学生选修跨专业导论课程以开拓视野,为高年级学生提供模块化课程以满足个性化成长需求。探微书院实施导师制并通过多种途径邀请国际杰出学者参与书院教育。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探微书院传承清华大学“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健全品格之人才”的优良传统,引导学生致力于科学探索、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者。

二、 专业设置

专业名称

学位类型

衔接院系

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双学士学位

化学工程系

化学生物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双学士学位

化学工程系

化学生物学+环境工程

双学士学位

环境学院

化学生物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双学士学位

环境学院

化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

双学士学位

医学院

化学生物学(药学方向)

单学士学位

药学院


三、 育人理念

探微书院旨在汇聚一批有志于投身民族振兴之伟业的优秀青年学子,汇聚相关学科科研和教学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并致力于文明传承的大师和学者,通过这两类杰出人才的汇聚实现理想火炬的接力和科学知识的传承,大师们将学子带入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在参与和推动历史进步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成为中华民族振兴的实践者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者。

探微书院的名称来自校歌“致知穷理、学古探微”。书院致力于传承清华大学“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健全品格之人才”的优良传统,集成发挥化学和生物学理科及相关工科的育人和科研优势,全力培养在化学生物学及衔接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和药学等专业方向、工程领域具有学术和产业领导力的杰出人才。

探微书院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科学基础和原创能力,通过延聘优秀导师帮助同学们全面成长,通过诺奖解读等学术活动将同学们带入科技前沿,通过多样化国际交流途径提高同学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探微书院所衔接的院系中有两院院士21人、长江学者41人、国家杰出青年计划5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同学们将有机会与这些优秀的学者一起仰望星空—探索科学前沿,并肩努力—服务国家发展,传承文明,奉献美好。

四、 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聚焦现代化工和新材料、工业生物技术、生态与环境保护、生物医学技术和装备、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性关键领域,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具备坚实的化生基础、突出的创新意识,能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有机融合,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要求:探微书院采取本研贯通的培养模式,在本科阶段,夯实同学们的化学生物学理科和相关衔接工科专业的科学基础;在研究生阶段,立足相关工程衔接方向的学科前沿开展创新研究。本科毕业时符合清华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五、 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

化学生物学(含工程衔接方向)专业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

授予学位:化学生物学(理学学士)学位,或“化学生物学(理学学士)学位+工程衔接方向(工学学士)学位”相融合的“理-工衔接双学士学位”。

六、 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外语课、写作课等。

2.专业教育课程包括化学生物学主修课程(如化学原理、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数理和工程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信息、电子、机械等基础课)等。

3.工程衔接方向的专业课程、实践训练课程。

4.综合论文训练,结合工程衔接方向,开展化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或者相关应用基础研究。



清华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培养方案——行健书院

清华大学2020年成立行健书院,负责强基计划的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含理-工衔接双学位的工程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钱学森力学班(1999年入选拔尖计划)从2020年起加入行健书院。该专业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力学基础,并做好工程衔接方向的学生的志趣引导和资源支持,聚焦智能科技、航空航天、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宽口径、厚基础、广交叉、重创新”领军人才。

一、基本情况

1、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简介

清华大学力学专业(工程力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最早可追溯至1932年成立的清华大学工学院。1957年,在钱学森先生的倡导下,清华大学设立工程力学研究班,并于1958年成立工程力学数学系。经过60多年的不断发展,清华大学力学专业在学科实力、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都卓有成效,在历次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一(包括并列第一或A+)。

2、工程衔接方向介绍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的工程衔接方向如下表所示,包含:航空航天工程、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等,在各类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中,上述相关工程类专业稳居前列。

书院

招生专业

理-工衔接双学位的工程专业方向

衔接院/系

行健书院

理论与应用力学

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

土木水利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烽火班)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车辆工程

车辆与运载学院

航空航天工程

航天航空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

理论与应用力学(钱学森力学班)

力学兼具数学与物理学两大属性,是理科的重要分支,也是工程学科发展的创新驱动力,同时带有“量化”和“创新”两个优秀的“遗传基因”。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含理-工衔接双学位的工程专业方向),不仅是学习力学,更重视力学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更重视学科交叉,更重视面向关键领域的工程应用,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的综合性学科优势,培养国家发展所需的栋梁。将力学与相关工程学科相衔接,是发展科学技术、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与清华大学世界一流的工程类专业方向强-强联合,在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力学基础后,引导学生在关键领域进行应用和拓展,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注入新的活力。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聚焦智能科技、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数理和力学基础扎实、综合素养高、创新意识强,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科技创新,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拔尖创新人才。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含理-工衔接双学位的工程专业方向)还为学生提供本-研贯通衔接培养的机会和资源。学生可根据学术志趣探索学科交叉与创新方向的学习与科研。

本科毕业时符合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三、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

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

授予学位:理论与应用力学(理学学士)学位,或“理论与应用力学+相关工程衔接方向”的理-工衔接双学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

行健书院集中培养有志于在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含理-工衔接双学位的工程专业方向)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学生。行健书院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与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钱学森力学班)等其他人才培养计划有效衔接,通过书院制、理-工衔接双学士学位、科教协同以及本-研贯通等创新型培养模式,打造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新特区”。面向国家需求,着眼全球发展,立足关键领域,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努力实现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的高层次、高聚焦、高效能,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清华人”。

1、书院制培养。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尊重学科特点,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并联合工程衔接方向的相关院系完成学生的全面培养。为学生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培养,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机制,并以多元化的国际培养环节拓展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全力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2、理-工衔接双学士学位。积极回应国家对于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的高关注、高期待,特别设计了理-工衔接双学士学位,为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学生打好坚实数理和力学基础。通过双学士学位的培养方案,有效促进不同专业培养方案的有机融合、交叉创新,开展差异化、特色化人才培养。

3、科教协同育人。全面落实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积极支持学生进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研究,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专门支持,逐步探索建立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鼓励学生在科研探索中明确和坚定学术志趣,勇攀科学高峰。

4、本-研贯通培养。通过不同学习阶段的衔接贯通,帮助学生打下坚实数理和力学基础,引导学生明确、坚定自己的学术志趣,选择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方向。本科毕业时符合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5、多元化的国际培养环节。学校将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国内外的资源优势,聘请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科学家指导教学、来校授课,参与前沿讲座、论文指导等教学活动。通过开展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海外实验室研修等方式,有计划地将学生选派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和交流,开拓国际视野,增强学术自信,激励挑战精神。

五、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外语课、写作课、通识选修课等。

2.专业教育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等基础类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以及相关实践训练等主修课程。

3.学生选择的工程衔接方向的专业课程、实践训练课程。

4.综合论文训练要求既有工程衔接方向的工程背景又有理论深度。

六、配套保障

学校专门成立了本科培养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行健书院负责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含理-工衔接双学位的工程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工作。组建专门学生管理队伍,鼓励优秀硕士生博士生担任班级辅导员,知名教授学者担任班主任和新生导师。积极为有志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本科生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配备一流的师资,通过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因材施教,关心、鼓励和爱护每一个学生,促使他们不拘一格地成才,努力使他们成长为相关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

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学校为本专业营造有利环境,在招生、培养、管理等环节提供政策保障,在经费、设施、资源等方面予以条件支持,同时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行健书院与相关专业院/系的优势教育资源可保障学生培养,具体如下:

1、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雄厚。航天航空学院、土木水利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车辆与运载学院等相关培养单位共有在职教职工480余人,其中院士2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

2、教学及科研条件资源平台

航天航空学院下设航空宇航工程系、工程力学系、航空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具有跨学科特色的宇航技术研究中心,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航空宇航工程系下设工程动力学研究所、飞行器设计研究所、动力与推进技术研究所、人机与环境工程研究所、空天信息技术研究所和航空发动机研究中心;工程力学系下设固体力学研究所、流体力学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研究所。

土木水利学院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拥有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与安全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车辆与运载学院是“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中美电动汽车研究联盟”的中方主持单位,拥有清华大学智能网联汽车与交通研究中心和新技术概念汽车研究院2个交叉研究中心,戴姆勒奔驰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丰田自动驾驶汽车人工智能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壳牌清洁交通能源联合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现有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下设5个研究所和1个中心,包括热能工程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燃气轮机研究所、热能动力仿真与控制研究所、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所与燃烧能源中心。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报名相关问答

Q:我是否可以报考清华大学强基计划?

A:清华大学强基计划不设报名门槛,欢迎符合各省(区、市)高考报名条件,志向远大、追求卓越、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高中毕业生踊跃申请。

Q:怎么报名清华大学强基计划?

A:4月12日至4月30日,可登录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003,按照要求进行报名。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强基计划限报一所高校,报考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强基计划。

Q:今年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政策有何新变化?

A:为了让考生和家长有相对稳定的心理预期,2021年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政策基本保持稳定。

有三处小变化需要提醒大家:

第一,依据高考成绩入围的比例从1:5调整为1:6,意味着更多有志于强基计划的考生可以进入清华大学的高校考核环节;

第二,在高考后出分前增设了确认环节,以便考生在高考后出分前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专业志愿,确认环节不会影响后续各批次的录取。

第三,今年首次采用“3+1+2”模式的8个高考改革省份,其不同学科类的选考科目要求不同,考生需要认真对照我们的招生简章进行填报。

Q: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有哪些招生专业?

A: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分为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和基础文科类专业。

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旨在选拔并培养在基础理科领域有突出特长且有志于从事相关基础研究的学生。

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包括: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旨在选拔并培养在基础理科领域有特长,且有志于从事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研究的学生。

基础文科类专业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类专业,旨在选拔并培养在基础文科领域有特长且有志于从事相关研究的学生。

Q:对于强基计划入校学生,清华大学在培养路径上有哪些特色?

A:围绕“为国选材、厚植强基、拔尖领军、创新未来”的强基人才选拔培养定位,清华大学成立了致理、日新、未央、探微、行健五个实体书院负责强基计划的人才培养。

其中,致理书院负责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日新书院负责基础文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未央、探微和行健三个书院则负责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对应招生专业分别为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和理论与应用力学三个专业方向。

理工衔接类的三个专业方向均专门设计了工程衔接方向“理+工”双学士学位培养模式。完成相关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毕业时可获得理学和工学双学士学位。希望通过双学士学位的培养方案,强化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同时有效促进不同专业之间培养方案的有机融合,实现学科交叉基础上的差异化、特色化人才培养。

Q:不同书院(招生专业)的培养方案在哪里可以查看?

A:请登录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强基计划”专题页面查看五个书院的培养方案。具体网址:http://join-tsinghua.edu.cn/gnxs/qjjh.htm

Q:我是否所有专业都能报考?

A:符合相应专业的报名条件和选考要求均可报考。

Q:本科阶段就能得到导师的指导吗?

A:是的。

去年,清华大学共录取了939名强基计划学生,来自全校的192位老师担任了书院的导师,每位导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5人。

书院导师每周会与自己指导的学生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各种形式的交流,或带领学生共同阅读写作,培养学生学术志趣、加强学术规范意识;或带领学生漫步校园,阐释清华园里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增强学生对清华文化的认同感;或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介绍本学科领域的尖端问题,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认同以及深度思考;或帮助学生分析学业情况,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大一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书院导师在学生的交流记录中频繁提到强基计划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同感很高,学术志趣坚定,书院师生从游氛围以及 “濡染观摩”之效正在逐渐形成。

Q:理-工双学士学位课业负担是否很重?

A:从学分的角度来看,经过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的重构,理工双学士学位的学分是165左右,比原有的正常理科或工科单学士学位的170学分基本持平,略有减少。书院更关注的是学习的成效,“宁愿多留白,绝对不超载”,给予学生个性化发展空间,让学生有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挑战性学习。

Q:各书院的课程尤其是理工双学士学位的课程有哪些特色?

A:致理书院开设科学思维训练前沿研讨课,加强书院定制荣誉专业课程(H课程)的建设,加强各学科专业课程的建设,推动书院不同专业间开设融合式课程,开设系列小班研讨课,推进探究式学习。

日新书院优化“人文基础课”和“专业主修课”课组结构、调整数量、提升质量;增设“新闻传播与跨文化”“经济与社会”“逻辑、计算与哲学”课组新开课;建设日新书院特色课程。开设牛津tutorial研讨课,Seminar经典研读和第二外语拓展课程。

未央书院课程体系设计以“通专并重、理工融合、实践探索”为理念,着力建设了理工融合定制课程,探索式学习定制课,以培养学生具备通专融合、主动学习能力,更好的完成理工课程衔接。

探微书院发挥国际一流的化学和生物学理科及相关工科的办学优势,通过新课程体系引导学生立足当代工程科学和技术前沿,并面向大三大四学生开设模块化自主发展课程。

行健书院强调通识贯通,深化人文通识教育,促进全人成长;数力精深,强化数学力学基础,实现精深学习;科研进阶,开展进阶科研实践,提升创新能力;理工融合,优化理-工衔接培养,开展本研贯通。

Q:志愿填报有何注意事项?

A:非高考改革省份考生需根据自身文理分科进行学科类申请,学科类不允许兼报,学科类内最多允许填报5个专业志愿。

高考改革省份考生需根据高考选科情况进行学科类申请,学科类不允许兼报,学科类内最多允许填报5个专业志愿,专业志愿需满足选考科目要求。

Q:清华大学强基计划与自强计划能否兼报?

A:如同时符合强基计划和自强计划的报名条件,可以兼报。

由于是高校专项计划,自强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及县以下高中,自强不息、德才兼备、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确定。申请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基本条件:符合2021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申请学生的户籍、学籍资格审核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完成。

Q: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的校考环节有哪些?

A: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的选拔主要包括确认、入围、考核、综合成绩折算以及确定录取五个环节。

入围包括高考成绩入围和破格入围两种。高考入围主要是依据考生高考成绩(注意,这里的高考成绩是不含政策性加分的),按照生源所在省份各学科类的强基计划招生计划数的6倍确定入围高校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同时入围),并公布入围分数线。

高考入围考生的考核采取综合考核的方式,包括基础能力测试、综合素质考核和身体素质测试等环节,主要考查考生的兴趣志向、创新能力、科学思维、思辨精神等综合素质及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基础能力测试以笔试方式进行。理科类专业测试内容包含数学与逻辑、理科基础(物化综合)、学科探究(科学素养)等,文科类专业测试内容包含数学与逻辑、文科基础(文史综合)、学科探究(人文素养)等。

综合素质考核包含专业志趣考察和面试。专业志趣考察主要考核考生是否对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

身体素质考核将以体质测试方式进行,体质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运动试验、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身体素质考核结果不计入高校测试成绩,入选但无故不参加者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Q:考核成绩怎么折算?

A:综合成绩按照高考总分(按满分85分折算)+高校测试成绩(由基础能力测试+综合素质考核成绩组成,按满分15分折算)计算形成。若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则按单项顺序及分数高低排序,单项顺序排列依次为:高校测试成绩、高考总分。

Q:破格入围考生如何录取?

A: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且破格入围的考生,综合成绩达到本省分学科类录取分数线时方可被录取,破格入围的考生录取时不占用本省公布的强基计划招生计划。

Q:报考强基计划的学生是否可以转专业?

A: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录取专业之外的专业就读。但在研究生阶段可选择跨学科、跨专业攻读研究生。

Q:理工双学士学位的工科方向什么时候确定?

A:强基计划录取后,7月6日-7月10日,将进行双学士学位工科专业衔接方向的确定。

Q:没有被强基计划录取的话,是否会影响正常流程的录取?

A:通过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校考,且被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环节。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环节。

Q:“3+1+2”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没有学化学但是考校测需要考化学吗?

A:报考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的理科类考生,需要测试数学与逻辑、理科基础(物化综合)、学科探究(科学素养)等内容。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02-2018  北京学大伟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2567-1